解答:白矮星的颜色是白色的,同时还比较矮小所以称之为白矮星。这实际上就是停止核聚变的晚年恒星,它有着超高的密度,温度也比较高,不过整体比较黯淡。
白矮星主要构成成分就是碳,很多恒星的最后都会成为白矮星。太阳燃烧完之后很有可能也会成白矮星。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成为白矮星的,质量超高的恒星最终可能会成为中子星或黑洞,只有中低质量的恒星会成为白矮星。
中低质量的恒星在生命最后阶段,因为氢元素被完全用光,所以核心的位置不断坍塌,整体温度会变高,最终氦、碳和氧会发生核聚变。这个时候温度太高了因为热胀冷缩整体不断膨胀,最终外壳会脱离,这就是行星状星云,中间剩下的部分就是白矮星了。
白矮星的密度为什么这么大
原子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原子核和电子,而原子核成功承载着原子的大部分质量,但是体积却很小。在巨大的压力之下,电子可能会脱离电子核,这个时候的电子就是自由电子。它们会尽量将原子核之间的空隙全部占据,最终密度会提高很多,这也就是所谓“简并态”状态。正是这种状态很好维持着白矮星的稳定。
当然假如白矮星的质量持续扩大,白矮星很有可能会成为密度更高的天体也就是中子星或者黑洞。
白矮星没有办法提供能量,反而在时刻不停消耗着自己的能量,最终会逐渐死去,身躯可能会成为比钻石更巨大的晶体,也就是黑矮星。
可能有人对于白矮星状态比较害怕,毕竟太阳最终很有可能会走上这样一条道路。但是太阳目前还是处于中年时间,它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,可能当它逐渐开始衰败的时候,地球也就不复存在了。人们也不需要杞人忧天,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好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