话说历史历来被视为门槛最低的学科之一。因为似乎只要认字,甚至只要长了个耳朵,就可以通过道听途说来探讨历史。毕竟文学需要懂得审美、懂得文学艺术,哲学则充满了大量的多数人看不懂的词汇,而数理化的专业壁垒就太高。
历史这种看似低门槛的状态,导致了网上大量关于历史方面的谬论广为流传,比如前不久,就有人给小编讲:周朝的诸侯国卫国和周朝是可以相提并论的,并把卫国视为一个割据王朝。而在众多的历史谬论中,有这么一条被广为接受:那就是元朝之所以不给西夏修史,是因为成吉思汗是被西夏人害死的,而且蒙古在灭亡西夏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伤亡,所以元朝出于报复,才没有给西夏修史。
但其实这个说法是大错特错的。话说,元朝也没有给大理国修史,难不成也是为了报复大理国?要知道蒙古灭亡大理几乎没耗费多大力量,甚至大理国的灭亡可以用不战自降来形容。
其实元朝之所以不给西夏修史,是因为西夏不够格。
修史的传统
在中国古代史上,中国的封建王朝有给前朝修史的传统。比如清朝给明朝修了《明史》,明朝给元朝修了《元史》。当然,也有隔了N个朝代才修史的现象。比如《后汉书》是在南北朝时代修的,而《新唐书》则是北宋时期。
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历史学观念里,修史有个原则:那就是只给正统的王朝修史,至于非正统的王朝,则要降格处理:即不给单独修史。
比如《晋书》中,对于和东晋对峙的十六国,后世的史官没有给其专门修史,而是将这些小国的历史都通过《晋书》中的《载记》部分加以记载。
元朝给前朝修史的时候,元朝已经是元顺帝时期,此时的元朝贵族,很大程度上也接受了中原的传统。所以按照中原传统,元朝修史,该给之前的正统王朝修史。不过,元朝之前,金朝和宋朝,到底谁是正统?这个问题元朝也说不清,于是索性把金和宋都视为正统,于是这才有了《金史》和《宋史》的诞生。而按照元朝的观念,金和辽之间颇有法统传承,而且辽也曾入主中原,所以辽朝也被视为正统,于是有了《辽史》的诞生。
西夏的不够格
对于元朝朝廷来说,西夏不论是影响力还是体量,乃至历史地位,都不能和大宋、大辽、大金相提并论。最起码从正统的角度来说,西夏无论如何也和正统不贴边:
论法统,辽朝最起码在辽太宗时代得到了后晋的臣服,还灭亡后晋,入主中原。耶律德光也在中原登基称帝。更何况辽还以继承唐的法统自居。这一点,西夏不能与之相提并论。
南宋以北宋继承者自居,北宋掌握中原,而北宋的法统追根溯源是“后唐-后晋-后汉-后周”这一系,而后唐的法理依据是复辟唐朝,因此北宋的法统间接来自唐的法统。这一点,西夏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。
金朝起于白山黑水,在灭掉辽以后,还灭掉了北宋。之后经过漫长的宋金战争以后,金朝在掌握了中原以后,还得到了南宋的臣服,成为了南宋的宗主国。所以从这一点来看,金的正统性也是存在的。这一点,西夏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。
因此西夏和大理乃至青唐吐蕃这样的小国一样,本身都是地位较低的小王朝,所以,元朝实在想不到理由给西夏专门修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