岑姓族人主要有三大来源,一是源自姬姓,属于西周王室姬渠的后裔。二是源自百越国的娌人,在秦汉和唐朝末期主要居住在粤西或者雷州等地。三是少数民族改姓,比如壮族,古称为僮族,其中杀牛烹饪的部落就以“岑”为姓,主要表示砧板的意思。
1. 源自姬姓
在《吕氏春秋》中就曾提到,周文王将自己异母的兄弟的儿子姬渠封于岑亭之地,并且称呼他为岑子,并且在这里建立了岑国,所以最终这里的百姓也就以国为姓了,岑亭就是现代的陕西省韩城,距今已经有着3千年的历史了。
2. 源自百越国娌人
岑姓除了有周王室的后代之外,还有部分是来自于秦汉或者唐末时期的百越国的娌人,他们主要居住在今天的粤西和雷州地区,最早关于娌人的记载可以追溯到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,其中提到最早的娌人是里张游,最终被封为归汉里君,在《姓氏考略》中提到,岑姓多处于南阳,娌人中岑姓最多。
3. 源自少数民族改姓
与赵姓起源和来历一样,岑姓中也有部分是少数民族改姓而来的,包括了满族、壮族、蒙古族等,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壮族,在古时候被称为僮族,据传说,壮族的祖先都是没有姓氏的,只有名字,所以当时各个壮族部落的首领进行了集会,想要确定各个部落的姓氏。
最终就决定以部落的特点为姓,比如壮族中最为强大的部落就都姓黄,因为黄在当时有着王的意思,而非常擅长饲养牛群的部落则以“莫”‘为姓,因为当时“莫”表示黄牛的意思,而擅长捕鸟的部落则称为陆姓,逐渐这样取姓下去,到了最后,有一个杀牛负责烹饪食物的部落没有姓,于是这一部落的人就开始敲击砧板来抗议,最终大家都表示可以使用“岑”这个字来命名,主要是因为“岑”有砧板的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