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主页 > 历史趣闻 > > 正文

清朝对太平军的长期战争:为何不敢与列强长期交战?

  导读:本篇文章由网友(前度桃花),通过网络收集整理的关于“清朝对太平军的长期战争:为何不敢与列强长期交战?”的相关信息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!

在晚清历史上,清朝和列强的交战周期普遍不长。比如鸦片战争前后不过两年多的时间。庚子国变也是在两年内结束的。而在对内战争方面,晚清却能够坚持十四年的时间和太平军交战,这其中原因何在?

个人觉得:

谈判余地不同

在整个晚清历史上,没有任何一个列强会幻想能够凭借自身的体量,吞并庞大的清帝国:对于大英帝国来说,大英帝国更在乎商业利益。对土地有执念的沙皇俄国,则打算把清朝和俄国的分界线推到长城以下。至于日本虽然是后起之秀,但当时的日本相对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。因此这样的大背景下,清朝和列强的谈判总是存在谈判空间和谈判可能的。

但是太平军和清廷之间不存在任何谈判余地。太平军从起家之初,就宣布要“斩龙降妖”——所谓龙,指的是清朝皇帝,所谓妖,指的是清朝各级官吏,当然也包括清军,如果广义延伸的话,读“妖书”(这里指的是太平天国对儒家经典的称呼)。当然太平军的这个口号客观来说也得罪了太多的地方实力派群体。所以地方实力派们纷纷组织地主武装打击太平军——要知道,在晚明那会儿,李自成没死在南明军手里,也没死在清军手里,而是死在了地主武装手里。所以在乱世,地主武装不可小觑。

对于太平军来说,清廷是自己必须要推翻的目标、打击的目标,和清廷当然也没有任何谈判余地可言。对于清廷来说,如果主动向太平军求和,姑且不说太平军是否考虑,即便是太平军考虑,也必然会导致清廷的威信彻底崩溃,到时候各地实力派也不会再把清廷当回事儿。

因此清廷和太平军必然要死磕到底。而且在太平天国运动后期,洋人也帮助清军进攻太平军。其实清廷能成功镇压太平天国,主要的功劳就是地主武装(湘军)和洋人的作用。

对手实力不同

此外,太平军和列强相比,在实力层次方面也是存在极大不同的。这一点在同治时代以后,清朝也充分意识到了。

虽然早在道光帝在位后期,清朝就和洋人爆发了著名的鸦片战争。但是道光帝从始至终没把这次失败太当回事儿。毕竟雍正帝在位那会儿,清军也被准噶尔蒙古的骑兵重创。总不能因为一次战争的失败,就认为自身不如人家吧?而继承道光帝皇位的咸丰帝,其实也是这样的认知水平。所以咸丰帝在位期间,清廷和洋人之间矛盾不断激化,这也为二次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笔。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,清廷这才初步意识到了洋人在军事工业的水平确实很强大,所以才决定“师夷长技以制夷”,并且不敢深层次和拥有强大军事工业的洋人交锋——毕竟,和洋人的几次交战,清廷都没讨到任何便宜。

而和洋人相比,太平天国毕竟是一个农民起义成立的政权,不论是财政管理、治理能力还是组织化程度都无法和清廷相比。所以清廷和太平军交战,或多或少还有些信心。尤其是洋人下场以后,清廷更是可以预判到战争的结局。这样,清廷就更有底气和太平军死磕了。

奇闻异事相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