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端
当前位置:主页 > 历史趣闻 > > 正文

慈禧为何向十一国宣战?看看洋人提出的要求,但凡有点血性都得打

  导读:本篇文章由网友(淡淡の花香),通过网络收集整理的关于“慈禧为何向十一国宣战?看看洋人提出的要求,但凡有点血性都得打”的相关信息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!

如果看过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的读者,对于慈禧太后向十一国列强宣战的画面应该是印象深刻的。正是慈禧这一愚蠢的行为,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入侵北京,把大清王朝推向了灭亡的边缘。

事件发生在光绪二十六年五月,这时慈禧太后已统治中国39年的时间,她从一个小寡妇逐渐历练成了一个政治女强人,期间不知经历过多少风浪。按说此时的慈禧不至于看不清时局,会愚蠢到向列强宣战。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慈禧走到这一步的呢?

根子出在支持义和团运动上

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主要原因是义和团运动,光绪二十五年底,慈禧太后发布了一道偏袒义和团的谕旨:

“各省乡民设团自卫,保护身家,本古人守望相助之理,果能安分守法,原可听其自便。”

慈禧的本意是想借着义和团“扶清灭洋”的口号来对付列强的,义和团以为得到了朝廷的支持,便肆无忌惮地对洋人进行反攻倒算。

义和团正式入京后的短短几天,北京城几乎成了义和团的天下,时人记载:

“城焚劫,火光蔽日,日夜不息,数十万人,横行都市,夙所不快,全家皆尽,死者数十万。杀人刀矛并下,支体分裂,被害之家,婴儿生未匝月亦毙之,惨无人理。”

如果这段记载属实的话,那么义和团入京不仅仅是洋人的灾难,也是京城百姓的灾难。但不管是真是假,当时的北京城乱成一锅粥却是事实。

各国列强向慈禧发难

正当义和团在京师到处惩办洋人,大逞威风的时候,列强暗中正在积极筹备武力侵华。

光绪二十六年二月,先是英、美、德、法、意五国向清廷发出照会,要求慈禧正式发布剿灭义和团的上谕;随后英、法、美、德四国四国公使照会总理衙门,要求清政府必须在二个月内剿灭义和团,否则就要派兵进入山东、直隶,代为“剿平”。

按照国际惯例,使领馆的安全由驻在国负责,列强申言要调兵入京显然是意图侵犯中国主权,违反了国际公约。总理衙门提出抗议,但没有效果,最终只能答应列强的要求。

二月十三日,以英国海军中将为统帅,英、法、德、俄、日、美、奥、意八国联军共2064人,在大沽登陆后乘火车从天津向北京进犯。

二十一日,在俄国海军司令的指挥下,八国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发起了进攻,拉开了列强向中国宣战的序幕。

显然,八国联军是跑题了,他们明面上是借着义和团的理由向清廷发难,台面下则是早有预谋,因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,各国列强认为在中国尚没有攫取最大的利益。

也就说,不管慈禧太后宣战不宣战,这一场战争都是无法避免的,侵略者对我泱泱中华从来就没有心慈手软过。

列强提出四个无理要求,慈禧决定拼死一搏

情势紧急,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连续召开御前会议,会议的主题就是是否要向列强宣战。

朝堂之上,主战主和的大臣各执一词,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,这些大臣们最擅长的仍是打嘴仗和无休无止的内耗,吵了几天还是不见真章。

慈禧太后本人的毛病不少,但我们不能否认她的政治才能。从辛酉政变到垂帘听政再到甲申易枢,从镇压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,她一个20多岁的小寡妇,一步步成了大清王朝的无冕女皇,没有两把刷子,岂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呢。

大清有多少家底、能不能打赢列强?慈禧是最清楚不过的,但这一仗又是非打不可。因为在此前的几日,列强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发出照会,提出了四个“大逆不道”的要求。

第一条:指明一地,令中国皇帝居住。列强的意思很清楚了,就是要改朝换代,把慈禧和光绪作为前朝贵族,找个地方让他们安享晚年。

第二条:代收各省钱粮。列强是要借此机会,把中国的财政大权牢牢掌握在他们的手中,野心之大简直无不可理喻。

第三条:代掌天下兵权。这就更可怕了,大清朝在京及各省有近百万的军队,洋人竟然也敢张口,没了兵权,岂不成了案板上的鱼肉。

第四条:就是让慈禧彻底退居二线,就是史料中说的“归政”。此一条让慈禧怒不可遏,也是她决意向列强宣战的主要原因。

列强与中国打了很多年的交道,深知欲擒故纵的道理,实际上前面三条都是引子,他们也知道如此庞大的帝国,是不可能由外人来做皇帝。他们的真实用意就是让慈禧归政,让光绪皇帝成为他们手中的傀儡。

慈禧当着朝臣宣布了这四条照会,并发出了决战的谕旨:

“今日之事,诸大臣均闻之矣,我为江山社稷,不得而宣战,顾事未可知,有如战之后,江山社稷仍不保,诸公今日皆在此,当知我苦心,勿归咎予一人,谓皇太后送祖宗三百年天下。”

五月二十五日,朝廷正式下诏向英、美、法、德、意、日、俄、西、比、荷、奥等十一国列强同时宣战,诏书中说:

“欺凌我国家,侵犯我土地,蹂躏我人民,勒索我财物。朝廷稍加迁就,彼等负其凶横,日甚一日,无所不至。小则欺压平民,大则侮慢神圣……与其苟且图存,贻羞万古,孰若大张挞伐,一决雌雄!”

慈禧与列强既有新仇也有旧恨,她总想伺机发泄。但甲午战败的残酷现实,昭示国家的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对抗强敌,中国注定会陷入深渊,大清也将万劫不复。

奇闻异事相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