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出真州泛大江作

初出真州泛大江作朗读

孤舟日日去无穷,行色苍茫杳霭中。

山浦转帆迷向背,夜江看斗辨西东。

滮田渐下云间鴈,霜日初丹水上枫。

莼菜鲈鱼方有味,远来犹喜及秋风。

译文

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,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。

我行到靠水的山脚,将船帆调转,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。

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,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。

家乡的莼菜和鲈鱼味道正鲜美,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。

注释

真州:宋代州名,即今江苏仪征。

大江:长江。

杳霭(yǎo ǎi):远处的云气。

斗:北斗星。

滮(biāo)田:充满水的田地。滮,水流的样子。

莼(chún)菜鲈鱼:这是用晋人张翰因为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食的典故。

犹:还。

参考资料:

1、《晋书·张翰传》:翰因见秋风起,乃思吴中菰菜、莼羹、鲈鱼脍,曰:“人生贵得适志,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?”遂命驾而归。

2、刘扬忠.欧阳修诗词集.北京:中华书局,2014:16-17

初出真州泛大江作创作背景

  这首七律是仁宗景祐三年(1036)七月欧阳修贬官夷陵的路途中,乘船航行在真州江面的时候所作。这一年五月间,被贬官出京。他离开汴京后,从水路出发,七月中旬到达真州,住了十多天,然后乘船沿着大江西上。

参考资料:

1、刘扬忠.欧阳修诗词集.北京:中华书局,2014:16-17

  这首诗作于诗人初次前往真州的船上。诗人着意描写长江江面上的秋天景色,目的是为了排遣自己贬谪路途中的失落感与孤独感。

  在首联和颔联中,作者写了“落日”、“雾霭”、“山峰”、“北斗星”等景象,体现了路途的幽远与孤寂。作者融情入景,看到如此空旷的场景,内心产生了幽寂、苍茫的情感,用写旅途的迷茫来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孤独,同时流露出自己对贬官的不满之情。在颈联与尾联中,作者笔锋一变,雄壮激扬起来。他通过写水田上飞的大雁、落日中的红枫这些乐景,写出自己已经摆脱了贬谪的孤独与忧伤,寻找到了精神的慰藉。这些美丽的场景都是在暗示着作者的心情已经逐渐开朗。尾联作者将“秋风莼鲈”的典故化用,更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精神的慰藉。

  整诗写得平易流畅,纡徐不迫,风格与作者的文章相似。

  诗人被贬夷陵,从汴京赴夷陵,可走水陆两道。诗人走的是水路。漫漫旅途,一路风波,诗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在忍受着一种从未有过的困顿和茫然,这种经历和感受,使诗人体悟到了人生的某种真谛。这种变化在本诗的前后两部分区分的很明显。

欧阳修

欧阳修(1007-1072),字永叔,号醉翁,晚号“六一居士”。汉族,吉州永丰(今江西省永丰县)人,因吉州原属庐陵郡,以“庐陵欧阳修”自居。谥号文忠,世称欧阳文忠公。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史学家,与韩愈、柳宗元、王安石、苏洵、苏轼、苏辙、曾巩合称“唐宋八大家”。后人又将其与韩愈、柳宗元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 ...

欧阳修朗读

猜你喜欢

傅子馀

碧云高垒火西流,有客虚堂取次休。奇热逼人无处可,已回一雨作孤秋。

十年南省客,半刺领东周。马向雪中去,人称洛下游。

关河三辅道,云物二陵秋。别思还萧索,寒塘水自流。

河倾海立夜翻盆,不独妨灯更损春。

冻涩笙簧犹可耐,滴皴梅颊势须嗔。

羊肠九折路盘岖,不觉胜身上太虚。

失脚从知高处险,西风斜日旱回车。

淫哇声沸九韶寒,世道污隆用舍间。薄雾偶笼伊洛水,片云争掩武夷山。

千秋遗训乾坤意,一代成功造化悭。不有上方三尺剑,付谁当日斩权奸。

郭印

林园无俗物,满目是琅玕。

非雾昼常晦,不见夏亦寒。